《游戏力养育》【美】劳伦斯·科恩
美国杰出心理学家、儿童发展教育学家、亲子关系专家、游戏力养育理论提出者劳伦斯 ?科恩博士,从事儿童及成人心理治疗工作30多年,2000年提出游戏力养育理论,在此后的20年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形成科学体系,影响了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家庭。

书的导读
常有人问:“怎么做才能让我的孩子耐下性子写作业?”但从来没有人问过:“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,这样的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合理的吗?”
还有人问:“怎样才能让孩子好好听话?”但从来没有人问过:“怎样做才能更理解孩子?”
有人问:“怎样才能让孩子乖乖刷牙?”但从来没有人问过:“怎样才能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,令他更愿意配合日常安排呢?”
本书精华
和很多养育体系不同,游戏力养育不是纠正孩子的行为或告诉父母哪里做得不对,而是强调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,以及家庭中的其他重要关系,如夫妻关系、祖孙关系等。
很多家庭问题其实是关系断裂的结果,解决问题的第一要务是恢复关系。游戏力养育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轻松建立这种关系。人类世界的成人和孩子就像花朵一样,也会受伤,天性无法得到充分绽放,孩子需要和他的养育者建立温暖亲密的关系,这样才能充分展现人类的基本天性,游戏则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方式。
除了智慧、爱、合作和快乐的品质外,游戏力养育还关注人类的另外两个重要特质。作者用两个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:爱之杯和情绪之桶。
第一个,爱之杯是指什么呢?
作者告诉我们:孩子内心好像天生自带一个杯子,需要不断用爱和关心来注满。成人通过满足孩子的需求为他蓄杯:你饿了,我喂你吃的;你冷了,我给你温暖;你伤心了,我安慰你。孩子再长大一点,成人依然可以通过表达爱、回应需求、和他们一起玩,来为他们蓄杯。整个童年期间,每当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想做的事情、取得成功、获得成就、感到与他人亲近时,他们的杯子都会被蓄满。
当孩子出现“不良行为”或拒绝合作时,父母往往会觉得他们是“坏孩子”,习惯用严厉的方式纠正。在这种情况下,孩子通常会产生孤独、压力、紧张、被误解的感受,“爱之杯”空了。如果此时采用惩罚和责骂的方式,只会加速空杯,并无法改善不良行为。游戏力养育认为:孩子这些“问题行为”是“爱之杯”空了的信号,因为他们还没有能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困难;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先给孩子蓄杯。
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,成年人内心也有一个“爱之杯”。迫于生活压力、工作挑战、对孩子未来的担忧,或长辈的要求,杯子也会空掉。有些父母对孩子百分之百毫无保留地付出,却忽视自身需求,杯子也会空掉,因为这样的做法会在短时间内燃尽自己的能量,容易导致焦虑和痛苦。他们需要一些方法来给自己蓄杯,只有自己的杯子满了,才有能力给孩子蓄杯,这也是游戏力养育所倡导的。

第二个,我们要倾空“情绪之桶”。
情绪之桶是比喻无法承受情绪所带来的痛苦感受,比如悲伤、恐惧、愤怒、嫉妒、沮丧、羞愧等。“情绪之桶”需要定期倾倒。孩子哭闹、发脾气、害怕地发抖、放声大哭,都是在倾倒情绪之桶,是健康的情绪行为,能够帮助他们恢复情绪平衡,保持最佳状态。
有些父母经常说:我知道不应该吼孩子、打孩子,也不应该严厉地责骂他,但是忍不住啊!还有很多父母知道自己太严肃了,想变得更有趣一点,让家庭生活更欢乐、家人更亲密,但感觉自己好像被困在了这种严肃和焦虑之中,无法放松。
在很多方面,全世界的父母所面对的挣扎与挑战都是一样的。比如,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让孩子更加合作,如何减少家庭中的矛盾和紧张。在中国,由于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好性格的培养,某些挑战显得尤为突出。中国父母往往对孩子期待很高,期待高本不是坏事,但可能引发紧张过度和压力过大的问题,造成过多的冲突和痛苦。有时候压力确实能带来学业和经济上的成功,但是以牺牲情绪健康为巨大代价的。
游戏力养育不但会使孩子受益,也会给父母带来好处。你会发现和孩子一起玩能够有效地缓解焦虑、压力,并感受到来自孩子的无条件的爱,而非恐惧和怨恨。父母的内心会因此变得充实,用自己的爱蓄满很多“爱之杯”,这反过来也会让父母感觉收获满满。
作者观点
科恩博士反复提到:游戏力养育,不仅仅是一些方法和游戏,更是一种人生哲学,一种真正看到孩子的方式。联结是游戏力养育的核心,关注亲子关系是游戏力养育的根基,放松下的高期待是游戏力养育倡导的状态。